公務體系10年變局(總覽):行政擴張、公營萎縮、高齡化與女性崛起

發布日期: 2025年10月20日

核心發現:公務體系的結構性轉變

根據銓敘部103-113年公務人員統計資料,台灣公務體系在過去10年經歷了顯著的結構性變革。其中,行政機關的人力從233,951人增加至255,669人,增幅達到9.3%(+21,718人),而公營事業則從66,576人萎縮至58,666人,減幅為11.9%(-7,910人)。在性別結構上,女性占比從41.11%提升至43.37%,增加了2.26個百分點。同時,高齡化趨勢也日益明顯,50歲以上公務人員的占比從28.8%攀升至34.9%,增加了6.1個百分點,平均年齡也從43.37歲微增至43.81歲。這些數據共同顯示了台灣公務體系正面臨行政權擴張公營體制萎縮女性突破玻璃天花板高齡化挑戰四大核心議題。


系列文章導覽

本系列文章深入解析台灣公務體系近10年來的四大結構性轉變:

  • 第一篇:行政擴張 vs. 公營萎縮

    探討行政機關為何持續擴張,而公營事業卻面臨結構性萎縮,以及這背後反映的政策與市場力量。

  • 第二篇:高齡化危機

    分析50歲以上公務人員占比攀升至34.9%的現象,探討不同機關的老化程度差異,以及退休潮與知識斷層帶來的衝擊。

  • 第三篇:女性崛起

    剖析女性公務員占比突破43%的歷史性轉變,探討教育程度提升與職業偏好轉變的影響,以及尚未完全打破的玻璃天花板。

  • 第四篇:政策啟示與未來挑戰

    綜合前述分析,提出在人力配置、世代傳承、性別平權及人才吸引等方面的政策建議,展望公務體系的未來。


結論:轉型期的公務體系

台灣公務體系正處於關鍵的轉型期。行政機關的擴張、公營事業的萎縮、女性的崛起、高齡化的挑戰,這些不是孤立的現象,而是政府職能轉變、社會結構變遷、世代價值更迭的綜合反映。

未來10年,公務體系需要回答幾個核心問題:如何在行政擴張與財政永續間取得平衡?如何因應大規模退休潮、確保政府運作不中斷?如何真正實現性別平等、吸引多元人才?以及,如何讓公務員成為年輕世代嚮往的職業選擇?這些問題的答案,將決定台灣公務體系的未來樣貌,也將影響整體國家治理的品質與效能。


延伸閱讀

授權聲明:本文採用 CC BY-NC-SA 4.0 授權,歡迎註明出處後非商業使用與改作。

相關文章

2025年10月20日

公務體系變革(一):行政擴張 vs. 公營萎縮

本篇為「公務體系10年變局」系列第一篇。數據顯示,103-113年間行政機關人力增長9.3%,反映政府職能擴張;而公營事業則因民營化與效率要求,人力萎縮11.9%,兩者呈現鮮明對比。

2025年10月20日

公務體系變革(二):高齡化危機

本篇為「公務體系10年變局」系列第二篇。數據顯示,103-113年50歲以上公務人員占比從28.8%攀升至34.9%,公立學校與衛生醫療機構老化尤為嚴重,知識傳承與退休潮壓力成為巨大挑戰。

2025年10月20日

公務體系變革(三):女性崛起

本篇為「公務體系10年變局」系列第三篇。103-113年,女性公務員占比從41.11%提升至43.37%,人數增長10%,遠超男性的0.4%。數據揭示了教育提升與職業偏好轉變如何推動女性在公務體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