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為「公務體系10年變局」系列第三篇,分析女性在公務體系中占比顯著提升的現象與挑戰。
核心發現:公務體系的結構性轉變
根據銓敘部103-113年公務人員統計資料,在性別結構上,女性占比從41.11%提升至43.37%,增加了2.26個百分點。人數從142,989人增至157,294人,增幅10.0%(+14,305人)。相較之下,男性公務員僅從204,827人增至205,648人,增幅0.4%(+821人),幾乎零成長。數據顯示,女性正成為推動公務體系結構轉變的關鍵力量。

三、女性崛起:從41.11%到43.37%的突破
3.1 性別比例的歷史性轉變
過去10年,女性公務員占比從41.11%提升至43.37%,增加了2.26個百分點。人數從142,989人增至157,294人,增幅10.0%(+14,305人)。相較之下,男性公務員僅從204,827人增至205,648人,增幅0.4%(+821人),幾乎零成長。
從歷年變化趨勢來看,女性占比穩定上升,從103年的41.11%增長至108年的42.39%,到113年達到43.37%,而男性占比則從58.89%相應下降至56.63%。這十年的淨變化清楚顯示,女性公務員人數增加了14,305人(+10.0%),而男性僅增加了821人(+0.4%),呈現明顯對比。
3.2 女性占比提升的原因分析
女性占比的提升可歸因於多重因素。首先,教育程度的提升是關鍵,女性在大學以上學歷的比例已超越男性,且在高等考試的及格率上接近或超過男性,在STEM領域的參與度也顯著提高。其次,職業偏好的轉變也扮演重要角色,公務員的穩定性對女性具有高度吸引力,加上育嬰留停、性別友善等政策以及彈性工時與遠距辦公制度的完善,都增加了這一職業的吸引力。然而,在不同機關之間也存在差異,例如行政機關的女性占比較高(約37.7%),衛生醫療機構的女性占比更超過75%,但在公營事業機構中,女性占比則相對較低(約28.6%)。
3.3 尚未達成的性別平等
儘管女性占比持續提升,但距離50%的性別平等目標仍有6.63個百分點的差距。以目前每年增加約0.2至0.3個百分點的速度估算,預計還需20至30年才能達到性別平權。
此外,結構性障礙依然存在。高階主管中女性的占比仍然偏低(簡任官女性約佔30%),在理工、警政、外交等特定領域,性別比例依然失衡,這顯示玻璃天花板效應尚未被完全打破。
系列文章
- 上一篇:公務體系變革(二):高齡化危機
- 下一篇:公務體系變革(四):政策啟示
- 返回總覽:公務體系10年變局:系列總覽
相關文章
2025年10月20日
公務體系10年變局(總覽):行政擴張、公營萎縮、高齡化與女性崛起
銓敘部103-113年統計全解析。本系列文章深入探討台灣公務體系10年來的四大結構性變革:行政機關人力增9.3%、公營事業減11.9%、50歲以上高齡層增至34.9%、女性占比達43.37%。
2025年10月20日
公務體系變革(一):行政擴張 vs. 公營萎縮
本篇為「公務體系10年變局」系列第一篇。數據顯示,103-113年間行政機關人力增長9.3%,反映政府職能擴張;而公營事業則因民營化與效率要求,人力萎縮11.9%,兩者呈現鮮明對比。
2025年10月20日
身心障礙就業困境(二):官等、考試與學歷的結構困境
本篇為「身心障礙者公務人員困境」系列第二篇。數據揭示身心障礙公務員面臨的結構性障礙:簡任官10年減少12.7%,僅佔2.1%;身障特考補充人力遠不及流失速度;大學以上學歷者占比雖達51.9%,總人數卻不增反減。